995健康提示:结肠癌是胃肠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且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由于该病在临床上缺乏特异的症状与体征,易被误诊、漏诊而延误治疗。
结肠癌是胃肠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且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由于该病在临床上缺乏特异的症状与体征,易被误诊、漏诊而延误治疗。结直肠癌由于初期症状并不明显,很多患者常把大便改变当成湿热或消化不良,等到症状特别明显,才到医院就诊。这些都是我们都知道的一些病因,但是在临床上还有一些是影响结肠癌误诊的因素。
1.结肠癌早期无特异性症状 结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与很多良性胃肠道疾病的症状相类似,病人不予重视。还有人初病症状轻,对作肠道检查有一定顾虑。常拖至症状明显时才就诊,而便血、粘液便出现之后,疾病已不在早期。
(1)因大便性质改变可误诊为消化道常见疾病如肠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医生一旦听到病人诉大便次数增多,有粘液甚至脓血便,往往不经检查就嘱病人检验大便,未详细询问病史及全面检查就将病人转到传染科或传染病院治疗。病人会有短期好转,往往不等治愈出院,一旦又出现肠道情况,医生就按未治愈痢疾处理。
(2)因贫血突出表现时常误诊为缺铁性贫血,此类误诊在老年结肠癌病人中常见。贫血是老年结肠癌病人的常见症状,而老年人因体弱多病,往往不愿做钡餐或结肠镜检查,或做时因配合不好而易失败,如不积极检查甚至复查肠道,极易误诊。
(3)因有黑便、上腹部症状易误诊为上消化道疾病。有些病人原有上腹部不适病史,并有已确诊的胃炎等上消化系统疾病,当出现腹部不适、便血时未仔细检查,满足于原来的诊断而误诊。
2.结肠癌与某些良性疾病同时存在 结肠癌因与某些良性胃肠道疾病症状相似而误诊,特别是合并有急腹症时,病人急性表现最突出,经验不足的医生常会满足于已发现的良性疾病,而将结肠癌漏诊。
(1)老年人结肠癌以肠梗阻表现为常见,当老年人突然发生肠梗阻时,首先应考虑结肠癌可能。在梗阻症状出现前都会有慢性腹痛和不同程度的腹胀,只是这些早期症状不容易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肠梗阻误诊原因有:①对有慢性腹痛、腹胀病人未作全面检查,仅以肠蛔虫症、消化不良处理,而延误了结肠癌的诊断。②满足于肠梗阻的诊断,不进一步分析引起肠梗阻的原因,尤其是经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放松了对结肠癌的警惕。③对有手术史的病人出现不明原因的肠梗阻应考虑是否因结肠癌的致,尤以45~50岁左右中年人更是如此。
(2)结肠癌误诊为阑尾疾患的报道很多。可能为:①结肠癌引起肠腔梗阻,肠内容物易于滞积,盲肠腔内压力增高,致阑尾引流不畅或落入粪石等异物,阑尾腔梗阻,继发阑尾炎。②结肠肿瘤生长引起阑尾淋巴或血流受限,导致阑尾炎。③结肠肿瘤浸润或穿透浆膜,组织坏死或肠道细菌侵入引起炎症或脓肿,误诊阑尾炎。结肠癌误诊为阑尾疾患,多有以下原因:①临床医生满足于诊断为阑尾炎,忽视了结肠癌的诊断。或满足于阑尾脓肿的诊断,尤其经抗炎后发热及肿块有减退时,更坚信自己的诊断,对结肠癌与急性阑尾炎并存缺乏足够的认识,或者根本没有考虑到,而阑尾炎手术常由年轻医生操作,术中见到水肿或炎症轻微的阑尾炎就感到满足,反误认为手术顺利。②结肠癌发展缓慢常有右下腹隐痛,并可触及一包块,出现血色素低、白细胞升高。如果不详问病史,就很容易误诊为阑尾脓肿,而将结肠癌漏诊。③阑尾切除术后结肠癌引发的腹痛、腹胀等症状常易被误认为粘连或粘连性肠梗阻。
(3)结肠癌并发穿孔的发生率为0.6%~5.9%,因临床差异较大,症状体征复杂,容易误诊。主要原因有:①病人年老体弱,病情重,机体反应差。②询问病史不详,对病史不重视。③X线检查不典型,腹部平片示意明显的膈下游离气体,伴剧烈腹痛及弥漫性腹膜炎,容易诊断为胃十二指肠穿孔。
(4)胆囊炎胆石症与结肠癌的关系尚不明确,已知的有①胆囊炎、胆石症反复发作后胆囊失去了储存、浓缩及定期排泄胆汁的功能,导至胆汁长期、漫性刺激结肠及胆汁酸代谢紊乱,引起结肠癌。②肿瘤位于胆囊附近时,压迫胆囊颈,胆汁瘀积,诱发胆囊疾患。误诊原因有:①当发现胆囊炎胆石症后,满足于疾病的一元论诊断,忽视了仔细的病史询问及体检。②手术医生乐于一脏器切除术,不愿行腹腔内脏器探查。
(5)炎症和肿瘤并存可误诊为炎症,在类似炎症的肠段中,应注意寻找恶性肿瘤征象,并要考虑到良、恶性病变并存的可能。
中药免疫抗复发疗法: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防御体系,一方面发挥着清除细菌、病毒等…[详情]
08年元月份因咽食有疼痛感,检查确诊为食管癌晚期,手术不久后发现有转移现象,再次经放化疗治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