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春节食品消费注意事项

文章简介:新春佳节即将来临,家家户户都忙着为自家采购各色年货。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无论什么时候,食品都是年节时期的主打消费品。在食品安全问题频出的今天,如何正确选购食品,真正地将健康送给家人、朋友,下面教给你几招。

可以用“看日期、看色泽、透明度及泡沫,闻香气,尝味道”的方式来判断质量的优劣。

看日期:查看瓶装啤酒是否超过保质期。啤酒过期则质量下降,甚至不能饮用。

看色泽:透明度及泡沫:将啤酒倒入洁净干燥的大口无色透明的玻璃杯中。浅色黄啤酒应呈微带青的金黄色,不可色暗;黄啤酒应呈淡黄色或淡黄带绿色,色淡者为优,不可带有暗褐色;黑啤酒应呈黑红色或黑棕色,不可呈黑褐色,浅红或棕色彩。但都要求酒液清亮透明,有光,无悬浮物及沉淀物。质优的啤酒,注入杯内时升起的泡沫高度不应低于3厘米,而且泡沫洁白、细腻,能持久4-5分钟以上才消失,质量较次的啤酒,泡沫升起的高度低,泡沫微黄、较粗、不持久,或者无泡沫、喷泡。

闻香气:质优的啤酒,应具有显著的麦芽清香和酒花特有的香气;质较次的啤酒,麦芽清香和酒花香气不明显;质次的,往往不但无麦芽和酒花香气,甚至会有生酒气味,老化气味以及其它不正常的异香气。

尝味道:尝味道,即喝一口啤酒,含在嘴里,用味觉、嗅觉检验其质量优劣。啤酒应具有来自酒液中的二氧化碳气味和来自酒花的爽口苦味和独特风味。质优的啤酒,喝到嘴里后具有非常爽口的感觉,没有异味、涩味等。如黄啤酒,清苦、爽口、细腻;红啤酒初味苦而回味甜;黑啤酒味道香浓质厚实。酿造不好质次的啤酒,不仅口味平淡,而且会带有苦味,涩味,有的还会带有酵母臭味,不成熟的啤酒味及其它不正常的异味等。

啤酒的最佳饮用温度在8-10摄氏度左右。啤酒所含二氧化碳的溶解度是随温度高低而变化的,适宜的温度可以使啤酒的各种成分协调平衡,给人一种最佳的口感。

啤酒不能冷冻保存。啤酒的冰点为-l.5摄氏度,冷冻的啤酒不仅不好喝,而且会破坏啤酒的营养成分,使酒液中的蛋白质发生分解、游离。同时,容易发生瓶子爆裂,造成伤害事故。

酸奶

酸奶是用牛奶加菌种(发酵剂)来制作的,它保存了牛奶当中的所有营养成分。可以这么说,如果不喝牛奶,只喝酸奶,没有什么好遗憾的,而酸奶的好处牛奶倒不一定有。

按照欧洲的要求,出厂时每毫升酸奶中要含有1000万以上个活菌,我国则要求100万以上个活菌。乳酸菌让牛奶中的蛋白质更好消化,还能让酸奶不像牛奶那样喝了容易胀肚子,还有帮助消化吸收、预防肠道感染的作用。

选购要点一 尽量选用新出厂酸奶 追求活力乳酸菌

如果存放在4摄氏度下,酸奶保质期是21天左右,因为乳酸菌和乳酸都有抑制杂菌作用,酸奶比巴氏奶保存期长。

不过即便在冰箱里,久放之后乳酸菌还是会逐渐地死去的。每过10天,乳酸菌总数会下一个数量级。久放的酸奶虽然营养价值没变,但酸奶的保健作用会打折扣。应当尽量选购一周内出厂的酸奶。到保质期的酸奶不一定会坏,但如果有酒味,或有霉味,说明污染了杂菌,就一定不要喝了。

选购要点二 尽量选用纯酸奶 果味酸奶不实用

纯酸奶就是除了牛奶(奶粉)、发酵剂、糖之外,什么也不加的酸奶,它的蛋白质含量≥2.5%,牛奶是≥2.9%,两者相差不大,主要是因为酸奶中加了点糖,稀释了蛋白质的含量。

睁眼看包装:现在市面上有很多果味、果汁和果粒酸奶,价格通常都比纯酸奶要贵。它们属于调味酸奶,蛋白质含量≥2.3%。如果低于这个数值,就不叫酸奶,而是乳酸饮料了。

有人以为果粒酸奶综合了酸奶和水果的营养价值,更健康,是这样吗?其实少量的果粒起不到多少营养作用。这类产品的香味来自于其中的香精。吃放了半个月的几粒水果,不如买来纯酸奶,自己准备新鲜水果,混在里面一起吃,自制酸奶加水果,营养价值要高得多。

选购要点三 选含保健菌酸奶

买酸奶时应注意看酸奶包装上有没有特殊保健菌种的说明。有些酸奶中加入了“嗜酸乳杆菌”(A)或者“××双歧杆菌”(B),甚至一些世界知名的保健菌种。这些酸奶一般都具有更强的保健作用,对于调整肠胃功能、促进消化、减轻肠道感染、降低血胆固醇等,都有更好的作用。

选购要点四 奶酪产品怎么选

成长中的孩子适合吃奶酪,中老年人要控制。

奶酪是牛奶加凝乳酶形成凝块,流掉乳清,再加盐腌制,再经过发酵制成的。它有软硬之分,越硬的奶酪,含水分越低,差不多要10斤牛奶才出一斤奶酪。它浓缩了牛奶中的蛋白质,B族维生素和钙含量特别高,但饱和脂肪和胆固醇也相当高。成长中的孩子适合吃奶酪,特别是早餐。中老年人应当少吃一些奶酪。

相关阅读
  •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责任编辑:丁鑫)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推荐热图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专栏图片

热门标签

相关文章

首页 神经内科 肾病科 精神科 美容科 健康医苑 健康资讯 健康养生 健康专题 健康咨询

(Copyright © 2000-2013 www.995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健康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冀ICP备14012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