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简介:上海滩金子大王王伯元发家奇闻,他是上海滩大名鼎鼎的“炒金子大王”,社会上风传着他发家的种种奇闻。
金号靠买卖黄金赚取差价,最紧要的是市场行情。每家金号如何报价,这都属经营“秘密”。王伯元觉得当顾客面用算盘“噼噼啪啪”一打,难免会泄漏一些底细。于是,就摸索出了一套“心算”诀窍,比珠算还快,被老板和师长视为“神童”。
他三年满师后,不久就被吸收为金业公会会员。这一头衔,当时在同行业中很受人称羡。因为只有取得这一资格的人,才能受聘为金号经理。23岁那年,王伯元碰到一个机遇,上海涵恒金号经理患病,老板徐伯熊看中了他,聘他接任。他正想大干一场,不料仅一二年,徐老板一病不起,涵恒歇业。他又转到天昌祥金号当副经理。
这时,欧洲大战正如火如荼,国际市场波诡云谲。黄金作为国际间硬通货,价格涨落一日数变,成为投机家们关心的热点。王伯元边为天昌祥经营,边自己也凑集了少量资本炒卖。当时炒金子,流行的是做“套头”。就是瞅准金价跌落时,大量盘进;等金价高攀时,就抓紧抛出。低进高出,转手之间自然获利丰厚。不过,一旦行情看错,金价越跌越低,陷进深渊,破产自杀的也时有所闻。
暴利诱人,惨跌让人生畏。王伯元细心琢磨市场行情,发现一个秘密:金价与外汇价相斥相连,常常互为涨落。实际上,这件事说来也简单。纵横捭阖在这两大战场的,原来都是一批“弄潮儿”。他们看金子涨,就抢金子。看外汇价钱好,就炒外汇。王伯元灵机一动,来了个双管齐下,两种买卖交叉做。金价低于外汇时,他吃进金子,抛出外汇;外汇价低于金价时,他抛出金子,吃进外汇。一进一出,两头得利,倒也赚了不少钱。不久,黄金和外汇期货生意又在上海兴起。因国内外形势风云万变,现货和期货差价更大,套头得利愈厚。
不过,要做好这个生意却不容易,首先要有准确可靠的信息。从此,王伯元和书报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卧室几乎成了学者书斋,备有国内外各种报刊。凌晨五点,他床头一阵电话铃响,花大钱聘用的在报社做夜班编辑的朋友,通报国内外政治军事形势变化和金汇行情。欧洲大战的每一城堡陷落,国内政局的每一人事变动,他都能及时掌握,并从蛛丝马迹中感受到对未来市场的冲击。因此,他白天上场交易,总是胸有成竹。
(责任编辑:孙璇)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