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简介:记者来到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看病难的问题一直是存在的,这次可以有所缓解,医院不能只靠药费的降低要想获得竞争力,得把服务质量搞上去
从杭州乘车一个小时,我们来到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谈到这次浙江医改给医院带来的触动,院长王金龙坦言,让医护人员的价值得到真正体现,对他们这样的县级医院太重要了。
浙江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院长王金龙说,我们的普通门诊,从原来的1块5调整为10元钱一次,比较小的像静脉注射原来2块7调整为3元钱,在住院这块调整了护理费,从原来的9块调整为每天20块,原来的床位费每天35元,调整为每天40元,还有体现医生劳动价值的手术费、资料费,都比原来增长了20%,
已经是儿科主任医师的王金龙,在县医院工作了30年。他告诉我们,过去不合理的医疗价格机制,根本留不住人,能坚持下来的医护人员,都是对这份职业还抱着一份理想。
王金龙说,护工一天晚上125块,我看一个门诊17块钱,护理费一个20块钱,从这个角度算没有体现,虽然我们这是经过了一个调整,我希望是一个好的开端。//医改前,人民医院的人均在职收入占整个收入9万,2013年是11万7000,从9万上升到11.7万,通过医改,通过调整,我认为比原来体现了医生的劳动价值。
取消药品提成后,这里的门诊处方已经从平均每人183元,下降到80元。但王金龙他们并不能仅仅寄希望于药费的降低,因为县级医院和城里的大医院不同,要想获得竞争力,还得靠服务。
王金龙说,应该说看病难某种程度上存在,但是从这个程度上来讲,应该也比前几年有所缓解,化验两小时报告,当天来看病,当天来解决问题。难就难在看专家病人,
王金龙说,本地区的病人留在县级医院来解决,作为人民医院怎么样提高我们县医院中心区域的服务能力,+作为院长最关心的就是我科室,我的医生解决病人的能力问题。病人来看病,我们的医生是不是能够为病人解决问题,这样带来就是我们医生的培养,我们医生的团队,医生的能力问题。我们县级医院面临着这样一个危机。
王金龙经常到病房探望患者,他深知,县级医院如果没有知名科室、没有学科带头人,患者就不愿意来,医院的运营就会遇到麻烦。他下定决心,要从三甲医院把专家挖过来。
王金龙说,我们医院肛肠科也很不错,只有门诊,没有病区,我们嘉善的病人由于没有开展手术,手术病人都要到外面治疗,听到这个消息我们就主动的跟这个医生接触,做他的工作,让他到我们县级医院来看。
王金龙提到的专家,就是这位宣引根。之前,宣引根是苏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的医师,技术好,口碑也好。可这位三甲医院的医生,怎么会愿意到县级医院来呢?这其实,源于王金龙无意中听说的一个信息,宣引根的家人都在嘉善,在苏州工作的他经常需要两头跑,很辛苦。
宣引根说,我来这里嘉善工作,小孩子要上学,父母年纪大了,这边需要人照顾。这边的医院我到这里前期做了一个调研,这边肛肠病人门诊比较多,我来这里之前都是看门诊没有病房,我看了这边有市场需求,
王金龙说,我没有直接找他们院长,我只有找宣主任私下聊,绝对欢迎你,来了以后我给你发展的平台,给你基本的大医院的收入。如果没有其他另外一个因素,我看我给他这些承诺他也可能不会动心,因为他爱人在我们嘉善。
就这样,3个月里王金龙6次找到宣引根做工作,终于让宣引根动了心。听说从苏州大医院请来了大专家,小小县医院的肛肠科也热闹起来,门诊量一下子变成以前的十多倍。
宣引根说,我在原来的医院一个星期看两个半天专家门诊,其它的时间就在病房,在这里以后,基本上是早上查房看病人,然后查号房以后看门诊,然后抽中午的时间要做手术,往往就是一天上午7点钟上班,下午5点钟还下不了班,还要看一下病例,所以一天下来就感觉到回家以后很疲劳。来之前一年肛肠科的时候,一年的收入是60万,我来了,2013年开展手术,总的病房将近收入400万左右,经济效益是有的,病人反响比较好。
宣引根不仅评上了主任医师,同时也是这家医院的肛肠科的学科带头人,收入并不比三甲医院差,而他的增收入全部来自诊疗手术,门诊量的增加,也让宣引根积累了更多的临床经验。在这个县级医院里,改革正生发出作为医生最渴望的那些机遇,但县级医院的现实条件,也让宣引根特别感慨。
宣引根说,我们现在的医疗环境、医疗安全这一块,在这个大环境中,感觉不是令人很满意,包括我自己的小孩,当初我动员他学医,他都不愿意,我们这个医疗不能说很危险,但是还是有点不太令人满意。//医改应该尊重我们医生,尊重我们医生的付出,因为我在基层医院往往是医务人员很紧缺,医生付出的劳动和收入不成正比,往往是大医院,三甲医院人员配置比较齐全,在基层医院医生工作很辛苦。
宣引根眼下正在动员自己在苏州的同事,来嘉善工作,补足他们科室的人员不足,而王院长也承诺县级医院的待遇绝不输给三甲医院,这让宣引根的底气更足了。
现在,嘉善第一人民医院已经形成小儿科、肛肠科、疼痛科三大特色门诊,相关医务人员270多名、每天的门诊量可以达到3000人。
对于县卫生局来说,这家医院的尝试,仅仅是开始。要想留住人才,除了诚意,还要有强有力的财政做支持和保障。
浙江嘉善县卫生局副局长斯其连说,在2012年以前,改革以前我们县级公立医院每年的投入大概在4、500万,,2014年财政预算是投入7600万。对一些好的医生现在已经不足了。所以这几年来我们到全国各去招聘。
浙江这次医改,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补偿,采取的是取消医院药品收入,调整医疗服务收费,适当增加财政对公立医院改革的投入。即使是这样,公立医院运营收入也只能补偿到,原先药品加成部分90%,余下10%还要医院自己想办法。
国家卫计委宣传司司长 新闻发言人毛群安说,各级的政府要落实举办公立医院的主体责任,因为它是公立医院要体现公益性,我们的政府的投入要到位,特别是对于公立医院的基本建设,一些大型医疗设备的购置,包括我们公立医院的医务人员的薪酬待遇,这些都需要政府做出财政的安排,同时还要把各个地方公立医疗机构乃至整个医疗机构的布局的规划要做好,保证我们在一个地区的医疗资源的布局是合理的。
财政补贴不能撒胡椒面,眼下需要财力和人力资源支撑的,除了县级医院,更有社区卫生院。这次医改,浙江正尝试建立社区受诊,分级诊疗的多层次全民就诊体系。作为最基层的社区卫生院软硬件能不能跟上,也是关键一环。
深入社区的摸底调研,对省卫计委主任杨敬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浙江省卫计委主任杨敬说,大医院来解决社区不能解决的一些疑难杂症,+而让社区发挥我们社区全科医生的作用,为群众提高日常的常见病的诊治,一些正常的保健康复,以及健康管理健康促进,这样的话就是能够有效的解决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
社区医护人员的素质,是杨靖特别关心的问题。
负责人介绍说:她是一个比较关键的人物。她研究生是学药剂的,我为什么放在这里,她可以做一个老年人在很多专科医院看好以后,他的药最后汇总以后, 由她全部拿过来,跟他说这个药可以不要用,这个药该用,有点临床药师的作用,现在临床药师的作用越来越大了,应为她是研究生,这块带起来挺好的,对控制费用,对老百姓的保健。
杨敬说,药师的可以把更多的精力转向和临床结合起来,提供临床药侍服。刚才我们在这边也看到了,有一个医生助理,他是学药的,他在这里就是配合全科医生门诊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这个也是接下去临床药师。
在杨敬看来,医改不仅是医疗价格和收入之改,更是医院模式和就医观念的革新。医院不再以药补医,患者也要在分级诊疗的机制下,逐步改变非大医院、非名专家不看的就医观念。
杨敬说,主要就是让公立医院运行的机制还有体制,重新构建,+把医疗服务的一些原来的驱利的机制驱平了,让医生能够真正的以病人为中心,围绕着病人的看病就医的需要,来提供相应的服务。
杨敬说,公立医院的综合改革,必须要取得医护人员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如果光有我们政府和行政的推动,以及光有群众的呼声,而没有医务人员的参与,我觉得也是够呛的,公立医院的医改是够呛的,
浙江医改,三个月后,全省公立医院的门急诊人次增加0.64%,门急诊费用下降5.49%,药品收入占业务总收入比例由原来48%下降到41%。
无论是医生待遇,还是多级诊疗机制的建立,都需要财力支持。您可能会说,像浙江这样财政实力比较雄厚的省份,能做得起这样的全省医改,这要在其他地方还能实现吗?确实,财政补贴只能是依托。能不能真正激发起全社会资本参与医改,对全国医改来说,都是需要攻克的难点。稍后,我们继续来看浙江的民营资本对当地医改的兴趣,究竟有多大。
浙江公立医院的改革风生水起,而浙江的社会资本、民营资本也嗅到了前所未有的机会。我们的记者,就在萧山,发现了这样一家民营医院。
(责任编辑:李德亮)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