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5健康提示:中医体质证候由个体遗传特性决定,具有相对稳定性,是中医证型的核心要素,是辨证沦治的重点内容,具有特定体质证候的人往往对某种疾病具有易感性或倾向性。
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千”,强调适应自然、调和阴阳、七情适宜、加强锻炼、谨和五味,通过这些方式增强人体对肿瘤的抗御能力,将其消灭于萌芽阶段,防止由小变大,由轻变重,由局部向其他脏腑蔓延。鼻咽癌发病有地区聚集性,通过研究发现此现象的发生与当地的环境、生活饮食习惯有密切的联系。
中医预防鼻咽癌,一级预防:未病养生,防病于先。
《备急千金要方》日:“恶核多起岭表,中土鲜有,南方人所食杂类繁多,病亦复不一,仕人往彼深须预防之,防之无法,必遭其毒。”未病先防指在肿瘤尚未发生之前,针对可能引发肿瘤的各种因素,采取适当干预措施,阻断或延缓其发生。现今鼻咽癌一级预防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人群对鼻咽癌防治意识,改善生活环境,远离致癌危险因素,提倡健康生活方式为基础对高危人群或癌前病变者进行干预。有学者提出多食富含维生素A、C、E的食物可减少该病发生。Wang等用二亚硝基哌嗪诱发大鼠鼻咽癌,食物补se预防组鼻咽癌发病率比对照组减少54.3%。其次对易患因素进行治疗亦可起到预防该病的作用。
EB病毒与鼻咽癌发病关系密切,众多研究者试图根据EB病毒感染、激活、复制特点干预其中环节,截断致瘤转化。早在1986年EpsteinI,从EB病毒外壳中提炼出高分子糖蛋白gp340制备成疫苗,认为可应用于鼻咽癌的预防。现以EB病毒膜蛋白、LMPl、LMP2等为靶抗原的疫苗正在研发过程中。Lindin与Lamon发现不同型别人重组干扰素可抑制EB病毒激活。现亦有不少针对EB病毒复制过程进行阻断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核苷类和开环核苷类药物。国内学者罗慧玲等通过实验表明Ge一132能抑制EB病毒抗原表达,有效阻断细胞转化作用,有可能成为预防鼻咽癌的有效药物。在传染病学研究中亦发现EB病毒可通过唾液或血液播散,主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个人卫生监护,提高保健意识,防止接触受染,降低感染率。另外,蔡海英等噬行维甲酰胺阻断大鼠鼻咽癌变的实验,发现其具有预防和治疗的作用,但预防效果优于治疗效用。
中医体质证候由个体遗传特性决定,具有相对稳定性,是中医证型的核心要素,是辨证沦治的重点内容,具有特定体质证候的人往往对某种疾病具有易感性或倾向性。田道法教授在长期从事鼻咽癌中医药防治实践的基础中,将两医特异性致病因子与中医体质学说相联系,辨证认识内凶与外因的关系,提出鼻咽癌中医发病的“气虚染毒”学说,由此创立了主要针对鼻咽癌高危人群防治的“益气扶正,解毒祛邪”治疗原则,付诸于临床实践,可使EB病毒滴度下降或转阴,阻逆鼻咽癌癌前病变发展,阻断鼻咽癌病理进程,降低鼻咽癌发病率。目前鼻咽癌辨证分型尚无统一标准,相关证候报道均较零散,未成系统,“气虚染毒”学说的提出为鼻咽癌病变过程中证型构成变化提供基本框架,在治疗鼻咽癌、估计疾病预后等方面能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中医预防鼻咽癌,二级预防:已病早治,防微杜渐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经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鼻咽癌发病初期,人体已感受邪气,处于伏而未发状态,此时正气未衰,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先兆症状或病情发展趋势,及早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和治疗,防止病邪积聚,阻止或扭转疾病传变,使病情减轻或向痊愈方向发展,使“邪去则正安”。
鼻咽癌一级预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需时较长,二级预防的有效实施有可能在较短时期内降低死亡率甚或发病率。且现今鼻咽癌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缺乏稳定有效的一级预防措施,故对其防治的中心主要集中于二级预防。故确立鼻咽癌高发区并在此区域进行人群筛查和定期监测,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成为二级预防的主要手段。EB病毒血清学检查是目前为止研究且应用最多的鼻咽癌筛查方法。有学者认为如能发现特异性
中药免疫抗复发疗法: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防御体系,一方面发挥着清除细菌、病毒等…[详情]
08年元月份因咽食有疼痛感,检查确诊为食管癌晚期,手术不久后发现有转移现象,再次经放化疗治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