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5健康提示:中医体质证候由个体遗传特性决定,具有相对稳定性,是中医证型的核心要素,是辨证沦治的重点内容,具有特定体质证候的人往往对某种疾病具有易感性或倾向性。
舌质是中医检测的客观征象。周小军等经过调查发现在鼻咽癌前病变阶段,淡白舌相对较多,与“岭南地区人群多气阴两虚体质”相符合。而初诊鼻咽癌患者红舌相对增多与现今中医临床治疗鼻咽癌相符合,并根据鼻咽与脏腑关系,结合鼻咽癌转移特点及EB病毒感染规律,将EB病毒感染归属于肝及肺,有利于整体观念在疾病中的运用和具体诊疗计划实施。但目前还没有公认和确切有效的鼻咽癌中医药诊疗方法,若要使中医在鼻咽癌领域防治作用得到发挥,需调合鼻咽癌患者证候行相关动物实验,探索确切可靠的中医药疗法,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理论依据。
中医预防鼻咽癌,三级预防:瘥后调摄,既病防变
鼻咽癌中晚期,因正气渐衰,邪气饔盛,治疗应该以扶正为主要治疗原则,治疗目的是部分治愈,预防癌邪继续耗伤正气并延缓疾病向晚期发展。利用中药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配合西医放、化疗,或是应用于鼻咽癌晚期治疗可以减轻鼻咽癌放疗后的副反应,减轻放、化疗的毒性,用于放疗增敏协同抗癌,对于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促进机体恢复,保证生存质量有积极的治疗效果,现研究也颇为丰富。
除传统化疗和放疗外,生物治疗各方面如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基因治疗等在鼻咽癌的治疗领域均取得了长足发展,多种治疗结合模式亦在临床中得到逐步摸索与探寻。方平等发现在原发肿瘤组织与血清中EB病毒的亚型完全一致,认为血清中EB病毒DNA代表肿瘤DNA。这一发现提示检测血清中EB病毒DNA的重要性。血浆和血清游离细胞中EB病毒DNA的检测可能成为早期发现NPC患者肿瘤复发的有效手段,使NPC在复发早期即被诊断。
一般人们认为切除、化疗、放疗才是针对肿瘤的治疗,其实这只是治标,祛除致癌因素才是治本。中医认为肿瘤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如从整体着眼,及早发现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的证候因素,则能在癌症形成之前或癌前病变阶段给予积极调治。将“三级分层预防法”思想贯穿于鼻咽癌前、中、后三个阶段,并在整个医疗过程中充分体现有利于降低发病率,减少死亡率。就实际情况而言,未病先防、预防第一的思想很易被接受,而对于已病人群,预防观念却湿得比较薄弱。中医预防学恰在既病防变、病后防复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且大都经过了实践的检验。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重视中医辨证分型的研究,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过程中,根据个人体质,特点进行个性化诊疗;加强鼻咽癌证的研究,完善鼻咽癌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是促使中医药在鼻咽癌治疗中发挥独特优势的关键步骤。开展体质调理与鼻咽癌预防理论的相关性研究,在未病防治研究领域形成中医新的研究思路、发现新的方法,从而促使中医“治未病”理论研究取得重要成果,是中医学养生防治在该病预防领域实施的重要途径。在鼻咽癌防治过程中重视标本理论的指导作用,将为医者更清楚的认识疾病提供有益的帮助。加强中医养生观念,指导人们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可降低鼻咽癌发病率,提高该病综合诊治效果。另外,中药具有多靶点、双向调节作用的特点,在加强放疗敏感度。防治放疗副反应,对晚期鼻咽癌、放疗后失败或复发的治疗方面现已取得一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前景,但如何使中医药在其中发挥更大的优势,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努力。其抗癌发生、转移作用需结合临床,深入进行实验研究。中医药在防治癌前病变、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等方面亦有较好的临床基础,其疗效有待进一步进行前瞻性、大规模临床研究以验证。
中药免疫抗复发疗法: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防御体系,一方面发挥着清除细菌、病毒等…[详情]
08年元月份因咽食有疼痛感,检查确诊为食管癌晚期,手术不久后发现有转移现象,再次经放化疗治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