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5健康提示: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我国的患病率约为0.7-1/1000,多见于育龄期女性。患者几乎100%有肾损害,有50%可发展到狼疮性肾炎尿毒症。近几十年狼疮性肾炎(LN)已成为我国最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我国的患病率约为0.7-1/1000,多见于育龄期女性。患者几乎100%有肾损害,有50%可发展到狼疮性肾炎尿毒症。近几十年狼疮性肾炎(LN)已成为我国最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LN西医尚不能根治。西医主要以糖皮质激素为基础,联合环磷酰胺或其他细胞毒药物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毒副作用大,易复发。新型的免疫抑制剂霉酚酸酯、来氟米特等已初显较好的临床疗效,毒副作用亦有所减轻,但其价格昂贵,多数患者难以接受。近年来,关于中医药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研究越来越多,一些临床及实验研究已证实中医药对狼疮性肾炎的疗效确切,且中医药辨证治疗副作用少,价格便宜。在这种情况下,中西医结合治疗有着广阔的前景。
LN可归属于中医学“阴阳毒”、水肿、虚劳、腰痛、痹症等范畴。多数学者认为,LN的中医病机主要是本虚标实、阴虚为本、热毒为标、瘀血贯穿整个病程。而湿热、水湿、痰浊为参杂的致病因素。在病情发展和治疗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中医证候,故而中医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
一般资料
收集了我院肾病内科门诊及病房2008年1月一2009年6月间收治的狼疮性肾炎、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病例66例,针对患者表现的不同中医证候,采用激素、环磷酰胺、辨证中药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以期得到较好的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过程中激素及环磷酰胺的用药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制定安全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病例来源选择在我院肾病内科住院或门诊就诊的66例狼疮性肾炎、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同时合并有大量蛋白尿(24h尿蛋白定量>3.5g/d)、低蛋白血症(血白蛋白<30g/L)。尿蛋白>0.5g/24L或+++或管型(红细胞、血红蛋白、颗粒或混合管型)。女32例,男34例;年龄13~47岁,平均(23.1±11.6)岁;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7年,平均(40.2±5.6)。采用中医立体三联复肾疗法调节免疫,治疗40天并观察疗效。
表1结果表明66例患者经治疗后,完全缓解22例(占33.3%),部分缓,36例(占54.6%),无效8例(占12.1%),总有效率为87.9。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
表2结果表明本组病例中,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以脾肾阳虚型最多,占总数的51.5%,热毒炽盛型次之,占30.3%,肝肾阴虚型和气阴两虚型最少,分别占12.1%和6.1%。四个证型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2%,、90.0%、75.0% 、和100%。组间两两比较,经卡方检验,ρ>0.05,说明各证型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LN对各中医证型均有较好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LN的疗效评价
治疗后总有效率达87.9%,这与文献报道的中西医结合治疗LN的总有效率(86.6-91.2%)相近,也明显高于其单用西药(激素+CTX)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患者的LN活动指数积分、中医证候积分、24h尿蛋白定量、血白蛋白、补体C3均有明显的改善,且治疗前后的数值经统计有显著性差异ρ<0.01,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比单纯西药效果好,中药能协同西药,提高疗效。
综上所述,立体三联复肾疗法治疗LN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所有病例经治疗后均能好转或康复,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是肾病患者首选的特色治疗。
中医肾病诊疗中心 咨询热线:010-56952226 995健康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