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5健康提示:乳腺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伤害患者的正常生活。说起生物指标也许很多人并不是很了解,觉得这与疾病没有什么关心,并不去理会
乳腺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伤害患者的正常生活。说起生物指标也许很多人并不是很了解,觉得这与疾病没有什么关心,并不去理会。那么,乳腺癌的生物指标是什么?下面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近年来大量研究证明,乳腺癌是一种有多种基因发生畸变的复杂性全身性疾病,在乳腺肿瘤中已发现多种基因的变化,而这些基因变化已经与预后不良有明显关系。
乳腺癌预后相关性更强的生物学指标的研究进展如下:
1、E钙连接素
癌细胞间的连接通常比正常组织疏松,易于脱离癌巢,这是浸润转移的前提。E钙连接素主要分布于各种上皮组织中,与肿瘤转移关系最密切,它是一个独立预后指标,低表达者预后不良,尤其是对淋巴结阴性患者预后价值更大。
2、多药耐药(MDR)基因
MDR是指肿瘤细胞接触某一种抗癌药物生产耐药性的同时,也对其它结构和功能不同的药物产生交叉耐药性。MDR是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和肿瘤转移一样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
3、转化生长因子(TGFα)
TGFα是一种由50个氨基酸构成的肽类激素。它的表达最常见于肿瘤细胞系,在恶性肿瘤中促进DNA合成,以自分泌方式起到促进或致癌作用,因而在恶性肿瘤中TGFα水平更高一些。
在分析大约70%的乳腺癌患者中均有可检测的TGFα-mRNA水平,研究证实ER、PR均为阳性的乳腺癌同TGFα-mRNA的存在具有明显相关,由此认为,TGFα表达水平可能受雌激素和(或)孕激素的调控,而对那些对雌激素发生反应的乳腺癌患者而言,TGFα-mRNA的存在是一种预后不良的指标。
4、微卫星不稳定性(MSI)
微卫星广泛存在于细胞原核基因及真核基因组中,它通过改变DNA结构或与特异性蛋白相结合,而发挥基因调控作用。MSI是指由于复制错误所引起的微卫星长度发生改变而致DNA改变,使其不能正常地发挥调控作用,导致细胞增殖及分化异常,促进癌肿形成。
MSI已被证明是乳腺癌的特征而成为新的癌症发生的分子学标记物,它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中具有重要意义,MSI与存活率下降及预后不良相关,具有MSI的患者比无MSI的患者的肿瘤体更大,受累腋淋巴结数更多,组织学分期更晚。
5、热休克蛋白(HSP)
HSP普遍存在于细胞内,在应激状态下被诱导表达,可以诱导机体产生免疫逃避现象从而促进肿瘤增殖和转移。HSP高表达者无瘤生存率降低、复发率增高,提示预后不良,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和肿瘤分级呈正相关。
6、骨骼唾液酸蛋白(BSP)
BSP是另一个较理想的骨转移标志物,它在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与骨小梁表面结合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血清中的BSP在部分源于肿瘤,它是独立预后指标,在预测骨转移方面优于肿瘤大小和淋巴结状况,它升高则提示术后2年内发生骨转移的风险相当高,对这些患者,术后应尽早给予防止骨破坏的药物(如帕米膦酸二钠等)则可明显减少骨转移。
7、酒石酸盐抗酸性磷酸酶(TRACP)
骨骼是乳腺癌容易转移的部位,在无症状早期不易发现,多在出现骨痛、骨折等症状后才能确诊。
骨转移常表现为骨质的破坏,而TRACP是唯一一个可以反映破骨细胞功能的标志物,它位于破骨细胞内,在骨骼被吸收过程中分泌出来。它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是否存在骨转移、病变范围、病变发展及治疗效果。
8、组织蛋白酶D(CATH-D)
CATH-D是一种含天冬氨酸的蛋白酶,正常情况下存在于细胞溶酶体内,由雌激素诱导产生,具有直接消化细胞外间质或间接破坏细胞基底膜的作用,从而在乳腺癌浸润和转移中起着关键作用。
9、PS2蛋白
PS2蛋白是1982年从激素依赖性乳腺癌细胞中提取出来的雌激素诱导蛋白之一,它主要在小于2cm的肿瘤和分化好的肿瘤中表达,其表达可以反映肿瘤分化程度,因此可作为预后物生学指标。
10、癌基因C-ERBB-2
C-ERBB-2是乳腺癌中常用的基因标志物之一,它被证明在浸润性乳腺癌中有明显扩增和(或)过度表达,同时在发生腋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与无瘤存活期缩短及复发有独立的相关性,从而建立了C-ERBB-2扩增或过度表达作为乳腺癌的早期阶段的预后因素的观点。
以上就是关于乳腺癌生物指标的相关介绍,希望可以给大家一些帮助,更多的了解乳腺癌的相关知识,更好的治疗乳腺癌。
中药免疫抗复发疗法: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防御体系,一方面发挥着清除细菌、病毒等…[详情]
08年元月份因咽食有疼痛感,检查确诊为食管癌晚期,手术不久后发现有转移现象,再次经放化疗治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