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简介:春节健康提示:节日饮食健身娱乐等方面注意事项: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象征着一年的开始和春天的来到,更意味着合家团圆。但从各大家医院近年来春节期间的门诊情况来看,春节又是疾病高发期,如暴饮暴食导致的胃肠疾病,贪杯造成的酒精中毒,通宵达旦游戏娱乐引起的颈椎、腰椎病,生物钟受到“节日电磁波”干扰导致的心脑血管病发作等,都让节日气氛大打折扣。
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人不再回家过年,而是选择春节旅游。从北方雪域到南国海岛,从千年古城到国外大都市,都被列入出行计划。春节旅游已成为国人的一种生活时尚。伴随春节脚步的临近,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副主任邓进教授提醒,出行前一定要做好保护性的措施,保证健康,享受快乐平安旅游。
带齐必备药物
邓进教授提醒,出行前,要结合自身的身体情况,带齐必备药物。比如解热镇痛药、抗菌药、预防晕车药、眼药水及一些外用药物等。外出就餐和家里完全不一样,止泻、抗过敏药物要带齐。一早一晚温差较大,容易感冒,常用的感冒药也要带。另外,抢救包必须随行,急救药物、绷带等物品要带齐。
对自身有一些慢性病状的群体,比如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一定要带,有心脏病的人,速效救心丸等药品必须带。
出行途中别忘“舒筋活血”
长假出游,不论乘坐何种交通工具,久坐不动容易带来下肢发麻、僵硬、血流不通畅等症状。特别是中老年人及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患者,一旦血栓随血液循环到心脏,就会有致命危险。
邓进教授建议,在长途旅行中最好采取以下预防措施:一是定时起立行走,做做深呼吸与简单的伸展操,不仅可以舒缓肌肉痉挛,还可以振作精神;二是踮脚尖。如果无法在过道上行走,就站在座位边,踮起脚尖,抬起后跟,每次动作持续几秒钟,做上10至15次。这样可迫使腿部肌肉收缩,把血液压向静脉,避免产生血栓;三是多喝水。旅行前和旅途中,要多饮不含酒精的饮料。因为脱水会导致血液变稠,从而容易形成血块;四是有感冒症状的旅客乘坐飞机时,为避免飞机起降带来的耳内不适造成中耳炎,登机前不妨使用一些血管收缩剂,再搭配嚼口香糖、吞口水等方式来平稳中耳腔与外界的大气压力。
此外,在旅途中如感到腿部疼痛或肿胀时,一定要站起来活动腿脚。
做好防寒保暖防冻准备
邓进教授提醒,凡到寒冷地区旅行的人,都要事先做好防寒保暖防冻的准备,了解要去之地的寒冷程度,了解一些实用的防冻知识,准备一些必要的冻伤药。出发前根据要去之地的寒冷程度,带足防寒服装、鞋、帽和用品。去冰天雪地中徒步旅行时,脸部及耳鼻和手要涂抹防冻油膏,鞋袜不要太紧,不要在雪地上久站不动,勤摩擦脸部和五官。在雪地乘非密封交通工具旅行时,每1小时左右要停下跑动10分钟,以增加血液循环和提高体温。
专家提醒,冬季旅行还要注意视力的保护,在雪地旅行时一定要戴上墨镜,以防雪盲。同时,冬季由于气温下降,冷空气挟着病菌进入人的呼吸道,可导致慢性气管炎急性发作。如果气温骤降,或有寒潮来临,这会使有心血管疾患的病人感到胸闷、气短、头晕,出现两腿肿胀、恶心和全身不适等症状,并能诱发心肌梗死和中风。所以,外出旅游者要特别注意防寒保温,防止各种疾病的发生。
(责任编辑:孙璇)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