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盐水

文章简介: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NaCl),所以食盐水主要是由氯化钠溶液组成的。食盐妙用:清热解毒解决腹痛,食盐水防治脱发清除口臭等。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NaCl),所以食盐水主要是由氯化钠溶液组成的。

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氯气溶于水后部分形成盐酸,从而形成氯离子(可逆),由于氯化钠可电离出氯离子 ,使可逆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氯化氢又转化为氯气,若用排水法,则氯气会溶于水中。

食盐水

食盐水

酶中加食盐水对酶的有催化作用

工业上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氢氧化钠、氢气、氯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₂O===电解====2NaOH+H₂↑+Cl₂↑

工业上用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方法来制取NaOH、Cl2和H2,并以它们为原料生产一系列化工产品,称为氯碱工业。氯碱工业是最基本的化学工业之一,它的产品除应用于化学工业本身外,还广泛应用于轻工业、纺织工业、冶金工业、石油化学工业以及公用事业。

实际制作:电解饱和食盐水 (-) (+) 阴极(Fe) 阳极(C)NaCl === Na+ + Cl-H2O=== H+ + OH-阳极:Cl- 、OH-阴极:Na+、H+放电能力:Cl->OH-;H+>Na+阳极:2Cl- -2e === Cl2(氧化反应)阴极:2H+ + 2e == H2(还原反应)现象:两极均产生气体,阳极气体有刺激性气味,能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两极滴加酚酞,发现阴极区酚酞变红。 解释 阴极:由于氢气的产生而破坏了阴极区水的电离平衡,使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生成氢氧化钠,所以滴加酚酞显红色。

总反应方程式:2NaCl + 2H2O === 2NaOH + H2 + Cl2 (阴极区)(阴极)(阳极)

设备:立式隔膜电解槽 阳极:金属钛或石墨 阴极:铁丝网(附在一层石棉绒)阳极室 阴极室隔膜作用:氢氯混合易爆炸、氯气与碱发生反应。氢氧化钠、氯化钠的分离:加热蒸发,析出氯化钠晶体(重结晶)流程:溶盐、精制、电解、提纯。

食盐水可以用来卸妆。

消毒杀菌

补水,治电解质紊乱

食盐妙用:清热解毒解决腹痛

用盐炮制的中药多用于补肾固精、利尿和泻火,可引药入肾治下部疾病,常见的盐制药材有黄柏、知母、补骨脂、橘核等。

喝淡盐水可以补充体液,夏季在高温下作业的人们可喝含盐汽水来降温解渴。便秘的人,早晨起床后空腹喝一杯淡盐水,可促消化、去口臭、清肠热、缓解便秘。

运动后用温盐水泡脚可解除肌肉酸痛,洗澡时在浴缸里加几把盐,可消除疲劳,还能止痒。

在一些炎症的治疗中,食盐可作辅助药。被蜂、蝎、蜈蚣等毒虫叮咬后,立即用浓盐水洗患处,可止痛消肿去毒。沙眼和结膜炎患者,每天清晨用淡盐水洗眼,有抗炎和明目的作用。

秋冬时节气候干燥,急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多发。咽喉感觉轻微不适时,可在早晨用淡盐水漱口;当咽喉肿痛时,每天用浓盐汤漱口五六次,能起到消炎杀菌的效果。

肝气郁结引起的胃痛,可采用食盐茴香热敷。取大茴香31克、小茴香16克,捣碎后加粗盐1碗(约450克),一同炒热后放入布袋内,用毛巾包裹后趁热熨胃部和背部,可使胃部的痉挛松弛舒畅,起到通顺胃气、消解胃病的效果。

受寒引起的腹痛及急性膀胱麻痹、小便不通时,用粒状食盐250克,炒热后装入布袋,热敷腹痛处与小腹部,能起到散寒、止疼、通小便的作用。

食盐水防治脱发清除口臭

食盐是最常用的调味品。而其所具有的许多医用功能却鲜为人知。

清理胃水 早晨空腹时,饮淡盐汤1杯,不仅可清理胃火、清除口臭和口中苦淡无味的现象,还能增强消化功能、增进食欲、清理肠部内热。

防治脱发 将浓盐汤轻轻涂敷头发根部,约5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每日早晚各1次,连续15天~20天为一疗程,可防治头发脱落。

■咽喉肿痛时盐汤消炎杀菌

呵护咽喉 秋冬时节气候干燥,是急、慢性咽喉炎、扁桃腺炎的多发期,在发病初期可采用盐汤医治。方法如下:当咽喉感觉有轻微不适时,可用盐汤作晨间漱口剂。当咽喉肿痛时,每日用浓盐汤漱口5次~6次,能起到消炎杀菌的效果。

■用盐搓手可除去硫磺水银

自然止血 鼻出血后,可用药棉浸盐汤塞进鼻孔中,同时饮用盐汤1杯,即可起到止血的功效。口腔内部若发生小出血(如牙龈出血、喉头出血、鱼骨刺伤咽喉出血),用盐汤漱口后可以促进血液凝结,起到自然止血的作用。

除脂美容 酒刺(青春痘)患者夜晚临睡前用食盐约20克置于盆中热水里,待溶化后趁热洗面,不仅能清除面部油脂,使酒刺逐渐消散,还可防止酒刺感染发炎。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推荐热图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专栏图片

热门标签

相关文章

首页 神经内科 肾病科 精神科 美容科 健康医苑 健康资讯 健康养生 健康专题 健康咨询

(Copyright © 2000-2013 www.995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健康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冀ICP备14012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