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5健康提示:胆囊癌分原发性胆囊癌和继发性胆囊癌,后者只占极少一部分,主要来自于消化系肿瘤的侵犯和转移,多未侵犯胆囊粘膜,以原发性症状为主,治疗主要是手术。胆囊癌的发病在消化道中仅次于胃癌、食管癌、大肠癌、肝癌及胰腺癌居第6位。
胆囊癌分原发性胆囊癌和继发性胆囊癌,后者只占极少一部分,主要来自于消化系肿瘤的侵犯和转移,多未侵犯胆囊粘膜,以原发性症状为主,治疗主要是手术。原发性胆囊癌是指原发于胆囊及胆囊颈部的恶性肿瘤,是胆道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隐匿,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消化不良、食欲减退或黄值、胆囊占位。胆囊癌的发病在消化道中仅次于胃癌、食管癌、大肠癌、肝癌及胰腺癌居第6位。那么哪些因素导致了胆囊癌呢?我们来看一下。
(1)胆结石:有结石的患者胆囊癌发病率比没有结石的患者高,在80%的胆囊癌中发现有结石存在。胆囊癌的发病率和服结石平行,在女性和一些种族中更多见,如土著美国人其结石发病率较高。然而,尽管胆结石被认为是一个危险因素,在胆石症患者中胆囊癌的总发病率<0.2%,这一比例随人种、性别和结石病史长短而变化。一些学者报道结石大小与癌发生有关联,而其他学者则未发现这种联系。
(2)异常胆总管胰管吻合:日本报道的大量资料显示胆囊癌与异常胆总管、胰管吻合有关。正常情况下,主胰管和胆总管在Oddi括约肌汇合形成胰胆管。异常吻合是指胰管和胆总管吻合于十二指肠壁外,缺乏Oddi括约肌的约束,结果导致胰液反流入胆总管,引起胆囊上皮的增生、化生和癌变。
(3)瓷样胆囊:胆囊壁的弥漫钙化(瓷样胆囊)与10%~25%的胆囊癌病例有关。
(4)遗传易感性:如上面所述,胆囊癌多见于某些人种和民族。在美国和其他国家已报道胆囊癌发病有一定的家族性。
导致胆囊癌的因素有很多,不过大家不要恐惧,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预防,每个人都可以远离胆囊癌。
中药免疫抗复发疗法: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防御体系,一方面发挥着清除细菌、病毒等…[详情]
08年元月份因咽食有疼痛感,检查确诊为食管癌晚期,手术不久后发现有转移现象,再次经放化疗治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