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5健康提示:胆囊结石症状发作时,患者常常因为忍受不了疼痛迅速来医院治疗。但那些与患者相安无事的无痛性胆囊结石容易被忽视。其实,没有疼痛症状的胆囊结石发展更为隐匿,一旦继发为胆囊癌,预后很差,生存期一般不超过1年。
胆囊癌患者中,90%有胆结石存在。由于胆囊癌早期症状不明显,没有疼痛感,半数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丧失了切除机会。有胆结石的患者要勤做检查,以防胆囊癌。
调查指出,都会有因胆囊炎、胆结石切除时意外发现的胆囊癌,这些患者的5年生存率在90%以上;同样的手术,以胆囊癌诊断的手术患者手术后5年生存率只有10%。由此可见,在胆结石时期发现癌变的重要。
胆囊结石症状发作时,患者常常因为忍受不了疼痛迅速来医院治疗。但那些与患者相安无事的无痛性胆囊结石容易被忽视。其实,没有疼痛症状的胆囊结石发展更为隐匿,一旦继发为胆囊癌,预后很差,生存期一般不超过1年。因为发现较晚,结石长期在胆囊内移动摩擦,会使胆囊壁损伤发炎。小结石还可从胆囊管进入胆总管,形成梗阻性黄疸或化脓性胆管炎。结石在胆囊中长期刺激,可促使胆囊癌变。即使不发生恶变,半数以上的无疼痛感胆结石患者也会最终出现症状或并发症,如胆囊积水、胆囊积脓、胆囊穿孔、继发性胆总管结石、诱发胆囊肿瘤等。
小编提醒,有胆结石的患者一定要每3—6个月进行一次彩超检查,结石大于2厘米或多发性的胆囊静止结石,年龄较大、病情较重者,应尽早做预防性手术切除胆囊,以免癌变后无法手术治疗;对于结石小于2厘米、胆囊收缩功能好的胆结石患者一般不手术,但要跟踪检查,以免发生恶变。
由于胆囊癌病人临床上缺乏特异性表现,因此很多患者被误诊为胆囊炎、胆石症。这类病人在出现右上腹痛、右上腹包块或贫血等症状时病情常常已属晚期。近年来诊断水平提高主要依靠现代影像学的进展和对本病认识的加深。不过预防任务还是很重要,日常生活中,预防胆囊癌的措施主要有:
①曾因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坏死而行胆囊造瘘者,若无禁忌,应争取早期切除胆囊;
②40岁以上症状明显的胆囊炎、胆囊结石,特别是结石直径大于3cm、胆囊壁明显增厚萎缩,或“瓷化”者,应切除胆囊;
③胆囊良性肿瘤如腺瘤、腺肌瘤应定期检查或及时切除胆囊;
④对于有胆囊管畸形、胰胆管汇合异常、先天性胆管扩展、长期溃疡性结肠炎以及长期接触化学致癌物者,应定期观察胆囊的改变;
⑤对每一例的切除胆囊,关腹前都应该剖开检查,必要时作冷冻切片检查,及时发现早期胆囊癌。
中药免疫抗复发疗法: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防御体系,一方面发挥着清除细菌、病毒等…[详情]
08年元月份因咽食有疼痛感,检查确诊为食管癌晚期,手术不久后发现有转移现象,再次经放化疗治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