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胰腺癌淋巴癌乳腺癌胆囊癌

子宫癌前列腺癌肾癌宫颈癌卵巢癌膀胱癌

大肠癌小肠癌结肠癌直肠癌胃癌食道癌肝硬化甲状腺癌肝癌贲门癌

肺癌鼻咽癌喉癌气管肿瘤口腔癌

脑瘤皮肤癌骨癌甲状腺癌

您现在的位置:995健康网 >> 中医治疗癌症最好的医院>> 健康咨询>> 正文内容

食道癌手术后-食道癌手术期与营养分析

更新时间:2013年03月08日 相关文章

995健康提示:食道癌手术后,食道癌早期手术切除可达到根治效果,手术是局部切除治疗,必要时配合综合治疗效果更佳。手术是一种创伤性治疗手段,食道癌手术后应做好一系列的护理养育工作。

性正平衡,然后经负平衡再恢复为正平衡。尿氮增加时,磷、硫、锌、镁排出量也增加,氯的变化与钠相平行,但程度较轻。

手术前的营养支持1、术前应尽量改善患者的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及其它各项营养指标,最大限度地提高其手术耐受力。

营养支持原则

2、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的方式依病情而定,尽量采用肠内营养,严重营养不良且伴有消化吸收功能障碍者,可同时采用肠外营养。

3、对于没有足够时间纠正营养不良的限期手术患者,多采用肠外营养,必要时可选用人血制品、新鲜全血或血浆,以迅速改善其营养状态。

4、对于急诊手术的患者,应在中心静脉置管,以利于在术中、术后进行营养支持和生命体征监测。

营养支持

1、能量及来源一般住院治疗患者,如果仅在病床周边活动,供给能量只需增加基础代谢的10%左右即可;对于能进行室内外活动的患者,则要增加基础代谢的20%~25%;对发烧患者可按体温每升高1℃增加基础代谢的13%计算;患者明显消瘦时,若病情允许,宜在体重接近正常后再手术。

术前患者每日能量供给量可在8.4~10.5MJ(2000~2500kcal)之间,碳水化合物应作为主要能量来源,供给量应占总能量的65%。脂肪供给量一般应低于正常人医学全在线,可占全天总能量的15%~20%。蛋白质必须供应充足,应占每日总能量的15%~20%,或按1.5~2.0g/(kg·d)计算,其中50%以上应为优质蛋白质。

2、维生素维生素对机体组织修复具有促进作用。维生素A能维持上皮组织细胞的正常增殖分化;维生素C对合成胶原蛋白、促进伤口愈合是必需的;B族维生素参与能量代谢过程;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有助于骨组织修复;维生素K是维持凝血酶原合成和凝血因子活力的物质基础。

一般应从手术前7~10天开始,每天供给维生素C100mg,胡萝卜素3mg,维生素B15mg,维生素PP50mg,维生素B66mg,在有出血或凝血机制障碍时,需补充维生素K15mg。

3、治疗合并疾患

(1)患者有贫血、低蛋白血症及腹水时,除输注全血、血浆和白蛋白外,还应通过膳食补充足够蛋白质和能量。

(2)对高血压患者,需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低盐、低胆固醇膳食,待血压稳定在安全范围时再行手术,以减少手术过程中出血。

(3)对糖尿病患者,则必须按糖尿病膳食要求供给膳食,配合药物治疗,使血糖接近正常水平、尿糖定性转为阴性,预防术后伤口感染及其他并发症。

(4)对肝功能不全的患者,要给予高能量、高蛋白、低脂肪膳食,并充分补给各种维生素,促进肝细胞再生,恢复肝脏功能。对严重肝病患者,可选用含支链氨基酸较高的静脉营养制剂,限制芳香族氨基酸的输入,以免诱发肝性脑病。

(5)对合并肾脏疾病者,需依照病情给予高能量、低蛋白、低盐膳食。

手术后的营养支持

无论何种手术,都对机体组织造成损伤,一般都可能有失血、发烧、感染、物质代谢紊乱、消化吸收功能降低、大便秘结等情况发生,甚至还可能有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必须制定合理的饮食营养治疗方案,促使机体尽快恢复健康。

营养支持原则术后患者的膳食一般多从流食开始,经半流食、软食逐渐过渡至普食。通常采用少食多餐的供给方式,必要时可由静脉补充部分营养素。

1、胃肠道手术手术后患者须禁食2~3天,但要进行静脉输液和漱口,以保证供给身体足够的液体、葡萄糖和无机盐等。手术后3~4天患者排气,肠道功能开始恢复医学全,在线.搜集.整理,可给予少量清流质饮食,其后视病情改为一般流食,5~6天后改为少渣半流食、半流食,一般术后10天左右即可供应软食。

直肠和肛门手术后也要禁食2~3天,以后给予清流质饮食、流食、少渣半流食,特别应限制富含粗纤维的食物,以减少大便次数,保护伤口。阑尾切除术后第1天要禁食,第2天可给流食,第3天改为半流食,第5天便可给予软食。若有阑尾穿孔、腹膜炎等并发症,则需推迟更换饮食种类的时间。

2、肝、胆、脾手术肝胆手术后患者的营养支持与胃肠道手术后相似,此外应注意采用低脂、高蛋白的半流食,减轻肝胆代谢负担。因门脉高压症行脾切除手术后的患者,由于存在肝功能障碍和食管静脉曲张,一般要限制膳食中脂肪及粗纤维的含量,并要将食物切碎、煮烂,不可供给带有骨、刺的食物。

3、口腔、咽喉部手术一般仅在当天中午禁食,晚饭时即可供给冷流质饮食,至第3天中午改为少渣半流食。注意食物温度要低,以免引起伤口出血。患者手术后1周左右可供给软食。

4、其他部位手术其他部位手术患者的术后营养支持,应根据手术创伤的大小、麻醉方法等因素决定营养支持的时间和方式。创伤小的手术一般不引起或很少引起全身反应,患者在手术后即可进食。

创伤大的手术或全身麻醉的患者,多伴有短时间的消化吸收功能障碍,一般进食较少,需进行静脉营养补充,弥补暂时营养不足,随着机体的恢复,逐步改为肠内营养。对颅脑损伤和昏迷患者,应给予管饲营养支持。

对于慢性消耗性外科疾病患者出现的低蛋白血症,应给予高蛋白膳食或由静脉补充氨基酸制剂,对于严重贫血、低血容量性休克、急性化脓性感染造成的大量蛋白质丢失,还应及时输血或血浆代用品。

营养膳食

手术后患者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明显增大,主要是以下原因导致营养素的大量消耗:

①手术创伤引发的应激反应使机体能量消耗和物质分解代谢增强;

②手术时出血和患者呕吐、出汗、胃肠减压、引流、创面渗出等丢失了大量含氮体液;

③创伤和感染引起的体温升高加快了能量消耗;

④术后并发症(如消化道瘘)造成的额外消耗。手术后患者的营养补充要依病情而定,但原则上是通过各种途径供给高能量、高蛋白、高维生素膳食。

1、能量手术和外伤都会造成机体能量的大量消耗,必须供给充足的能量以减少机体组织消耗,促进创伤修复。卧床休息的男性患者每日应供给能量8.4MJ(2000kcal),女性为7.5MJ(1800kcal),在能经常下床活动后,可增加到10.9~12.6MJ(2600~3000kcal)。患者的全天能量需要量也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能量需要量=基础代谢能量消耗(BEE)×活动系数×应激系数

活动系数是:卧床为1.2,轻度活动为1.3。

手术或创伤时的应激系数见下表。

不同手术或创伤时的应激系数

创伤种类应激系数

外科小手术1.0~1.1骨折1.20~1.35

外科大手术1.1~1.2复合性损伤1.6

感染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推荐专题
肿瘤/癌症 特色疗法
  • 中药免疫抗复发疗法

    中药免疫抗复发疗法: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防御体系,一方面发挥着清除细菌、病毒等…[详情]

肿瘤医院 联系方式
网站首页|医院概况|健康咨询|疾病预防|康复病例|健康资讯|联系我们|在线咨询|治疗协议书